濟源市超光傳感器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:河南濟源五龍口五龍商業街 電話:0391-5500710 手機:15839131252 |
![]() 識碼微信咨詢 |
![]() 手機版網站 |
|
一個博士生的“匠人精神”——濟源市超光傳感器公司總工程師 王超
發布日期:2018-11-14發布人:超光傳感器瀏覽次數:12
科研之路需要一種匠人精神,去切磋琢磨,去推陳出新。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2013級博士生王超,榮獲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,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、博士生院士獎學金、研究生優秀獎學金;以第一作者發表核心以上學術論文6篇;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項,實用新型專利更是有30余項;現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礦山信息化智能化專業委員會委員;參加“挑戰杯”、“節能減排競賽”等課外學術作品大賽并屢獲佳績;主持與企業合作橫向項目2項,參與國家自然基金4項。 王超在學生學年總評表彰大會上發言 王超的科研之樹上能結出如此碩果,離不開他的“匠人精神”。 2011年,王超從河南理工大學考取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,他很快融入了學術科研環境,除了參加基礎課程之外,他一頭扎進了學習工作之中,在圖書館和工作室里查閱資料。他的第一個專利《一種用于細粒煤選前干法分級的螺旋氣流脫粉機》于2012年授權,從此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 牛刀小試的成功,給王超敲開了一扇通往科研的大門。憑著自己奇思妙想和愛智求真的品質,以及那刻苦鉆研,不懈不怠的“匠人精神”,他雷打不動地堅持自己的時間表:每天早上,給自己一天的工作做一個“內容提要”;白天,他不是在工作室里閱讀文獻,撰寫文章,便是在實驗室里尋找突破,探索真知。中午困了就在工作室打個盹兒,晚上總是踩著公寓關門的點兒回去。每次遇到瓶頸,王超便去向老師求教,或者和師兄弟們交流,接受合理的建議,糾正自己的偏差,思想碰撞的火花讓研究成果熠熠生輝?!白鰧W術不能閉門造車,這是我的深刻體會,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,要發揚團隊的力量,集思廣益,才能把科研做好?!蓖醭缡钦f。團隊力量之下,王超在苦苦雕琢自己的技藝,磨練自己的心性。 2012年,針對研究課題,他常廢寢忘食,夜以繼日,曾在前后一個月內申請了《一種用于濃縮池的懸浮物濃度實時檢測系統》等7項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。憑借研究生階段的不懈努力,王超取得了碩博連讀的資格。攻讀博士階段,他更是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之中。在參與導師的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的同時,他還主持與企業合作橫向課題。2014年3月,他承擔了 “沖子器數字顯示裝置開發”的校企合作項目。萬事開頭難,將科研的理論成果轉化為具體的生產實物,不但需要扎實的理論功底,更需要在經濟成本、應用性能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統籌。繪圖時,他一絲不茍,把每一個零部件都畫得盡善盡美;沒有足夠的啟動資金,他就親赴深圳去獲取支持;零部件加工,他先后輾轉蚌埠、寧波、常州、北京等地,現場與加工技師交流,力求將零部件的精度達到0.01毫米;推廣應用時,他又到洛陽找到一家耐用精密儀器加工單位,將合同落成。直到2015年3月,該項目通過企業驗收。 在與同學交流過程中,王超又發現了一個科研的落腳點:現有的旁壓傳感器是許多企業的基本耗材,雖然單價并不是很貴,但長期且大量更換使用,費用就相當驚人了。為此,王超到現場查看了該產品的使用情況,了解出現損耗的關鍵點,回到實驗室后反復斟酌,經歷了幾次失敗的嘗試之后,他終于設計出一種新式旁壓傳感器,結構上更為合理,使得材料更為耐用,并且在成本上削減了30%。如果再將延長使用年限計算在內的話,該產品所節省的成本就更為可觀了。據悉,該產品現在已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的授權,并已進入了樣品試用階段。這一項橫向課題更是切合了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精神,大幅削減了企業的經營成本。 2015年,王超榮獲博士生國家獎學金,至此,他在碩博連讀期間包攬了碩士生優秀獎學金,碩士生國家獎學金,院士獎學金和博士生國家獎學金,實現“大滿貫”,成了同學眼中的“贏家”。 難能可貴的是,他不驕不躁,在榮譽面前總是保持著謙卑之心,始終對學術與科研保持著持之以恒的熱愛。王超說:“榮譽歸功于導師的點撥教誨和科研團隊的互幫互助。我取得的這些成績,與我的導師朱金波教授的殷切指導是密不可分的,他總能夠在我迷茫的時候為我答疑解惑,指點迷津。他不僅是我學業上的導師,更是我人生的恩師?!?nbsp; 談及自己的學生王超時,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金波教授臉上露出了欣慰,“王超做研究工作時有創新精神,善于思考,思維活躍,工作踏實,刻苦鉆研,動手能力強。這次能獲得博士生國家獎學金,是他這幾年銳意進取的結果?!睅煹茼n有理對師兄王超也有著很高的評價:“每次見到王超師兄,他的笑容總是很親切溫和,師兄平時也經常在學術上給我們提一些建議,態度謙虛有禮。他是我們團隊的榜樣?!?nbsp; 王超是導師引以為豪的得意門生,是師弟們心里的榜樣師兄,是同學們眼中的“學霸”。他在碩博連讀期間所取得的成就,不僅為他的師弟們提供了一個標桿,更是給數千扎根學術的安理大“研究僧”們創造了一個 “苦行”的樣板——守得了清貧,耐得住寂寞。榮譽的背后,是他那超乎常人的堅韌和毅力,是他幾年如一日,不改初心的定力和堅毅的匠人精神。 |